關(guān)羽微微頷首,算是回禮。張飛則哈哈大笑:“孔府君過獎了!殺幾個黃巾賊算個鳥!都是俺大哥仁義,還有俺們軍師妙計!”他倒是直率,直接把功勞分了出去。
孔融的目光隨之落在了太史慈身上,眼神中充滿了欣慰和感激:“子義!好樣的!你不負我望,沖出重圍,請來援軍,更陣斬賊首,立下不世之功!融必上表朝廷,為你請功!”
“此皆劉使君與諸位將軍之力,慈不敢居功!”太史慈謙遜地回答,但臉上的激動之情難以掩飾。
最后,孔融看向了站在劉備身側(cè),略顯年輕,氣質(zhì)卻沉穩(wěn)不凡的李沐,好奇地問道:“這位先生氣宇軒昂,想必就是翼德將軍所言之軍師?”
劉備笑著介紹道:“正是。此乃我新得之臂助,李沐,字子修(李沐自己取的字)。此次破敵,全賴子修妙計。”
“哦?子修先生!”孔融打量著李沐,見他雖然年輕,但在劉關(guān)張等猛將身邊,氣度從容,眼神中透著智慧,不由心生敬意,“先生以弱冠之齡,便有如此驚天緯地之才,運籌帷幄,決勝于千里之外,融佩服之至!有先生輔佐,漢室可興??!”
“孔府君謬贊,沐愧不敢當?!崩钽骞笆诌€禮,心中卻是暗爽,被孔圣人的后代、當世大儒這么夸獎,感覺還是很不錯的。
眾人寒暄已畢,孔融熱情地邀請劉備及其麾下將士入城休息。
為了慶祝北海解圍,也為了感謝劉備的救命之恩,孔融在太守府內(nèi)大擺筵席,款待劉備一行。
宴席之上,氣氛熱烈。劫后余生的官員將領(lǐng)們與劉備軍的將士們推杯換盞,相互敬酒,共慶勝利。劉備一如既往地表現(xiàn)謙遜,將功勞歸于眾將士和孔融守城有功。張飛則大口吃肉,大碗喝酒,唾沫橫飛地吹噓著自己如何在南門沖殺,引得眾人陣陣喝彩。關(guān)羽依舊沉默寡言,只是偶爾撫髯淺酌,自有一股威嚴。太史慈被孔融頻頻敬酒,眾人也紛紛向這位陣斬管亥的英雄表達敬意,讓他有些靦腆,但更多的是自豪。
李沐坐在劉備下首,與簡雍等人一起,默默觀察著席間眾人。他注意到孔融雖然也在強顏歡笑,但眉宇間似乎總有一絲淡淡的憂慮揮之不去。想來也是,北海雖然解圍,但黃巾之亂的根源未除,天下依舊紛亂,他這位大儒出身的太守,恐怕對未來并不樂觀,而且經(jīng)此一役,北海自身兵力錢糧損耗巨大,也是元氣大傷。
就在宴席氣氛達到高潮之時,一名仆役匆匆跑進大堂,臉色焦急地向孔融稟報:“啟稟府君!徐州牧陶謙遣使者糜竺緊急求見!”
“徐州?糜竺?”孔融聞言一愣,席間的氣氛也為之一靜。眾人都知道,近來兗州曹操以報父仇為名,大起軍馬,殺向徐州,沿途屠戮百姓,兇名赫赫。徐州來使,必是為了求援!
“快請!”孔融不敢怠慢,連忙吩咐道。
片刻之后,一位身材中等,面容精明,身著錦衣,但卻滿面風(fēng)塵,神色焦慮的男子快步走進大堂。正是徐州富商,現(xiàn)任徐州別駕從事的糜竺,字子仲。
糜竺一進門,顧不得禮節(jié),對著孔融便是一個大禮:“北??赘⌒熘菸<?!曹賊殘暴,大軍壓境,已連下十數(shù)城,所過之處,雞犬不留!我家主公陶恭祖遣竺前來,懇請府君念在同朝之誼,速發(fā)援兵,救徐州百萬生靈于水火啊!”他聲音顫抖,眼中甚至泛起了淚光,顯然徐州的局勢已經(jīng)到了萬分危急的關(guān)頭。
孔融聽得心頭一緊,臉上露出極度同情和為難的神色。他扶起糜竺,嘆息道:“子仲,非是融不愿相助。只是……你看看我這北海,剛剛經(jīng)歷黃巾圍城,城池殘破,兵微將寡,糧草不濟,全賴劉使君仗義來援,方得保全。如今,我實在是有心無力,拿不出多少兵馬去救援徐州?。 ?/p>
糜竺聞言,臉色瞬間變得煞白,眼中充滿了絕望。他千里迢迢趕來,沒想到北海自身也難保,這可如何是好?
就在糜竺心若死灰之際,孔融忽然想到了什么,眼睛一亮,看向了身旁的劉備。他看到劉備聽聞曹操暴行,臉上露出明顯的憤慨和不忍之色,想起劉備剛才解救北海的雷霆手段和仁義之名,心中一動。
“子仲,你且莫急!”孔融拉著糜竺,走到劉備面前,介紹道:“我來為你引薦!這位,便是方才解救我北海危難的平原相,劉備劉玄德將軍!玄德公仁義布于天下,麾下猛將如云,更有神算軍師輔佐。方才正是玄德公親率大軍,星夜馳援,一戰(zhàn)而破數(shù)萬黃巾,陣斬賊首管亥!若論當世英雄,能救徐州者,恐怕非玄德公莫屬了!”
糜竺仿佛抓住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,連忙轉(zhuǎn)向劉備,再次深深下拜:“劉使君!竺知使君兵力亦不寬裕,但曹賊暴虐,徐州百姓正遭屠戮,慘不堪言!若使君肯發(fā)仁義之師,前往救援,徐州上下,必感恩戴德!所需糧草軍餉,我糜家愿傾盡家財,全力資助!只求使君救救徐州百姓!”
劉備聽著糜竺的哭訴,看著他期盼的眼神,又想起了李沐之前關(guān)于曹操和徐州的分析,心中早已是波瀾起伏。他天性仁厚,最見不得百姓受苦,此刻聽聞曹操在徐州犯下的滔天罪行,更是義憤填膺。救,是一定要救的!
他看向身旁的李沐,眼神中帶著詢問。他記得李沐之前的建議:救徐州,立德?lián)P名,但不可取徐州。那么,現(xiàn)在該如何應(yīng)對?
李沐接收到劉備的目光,心中了然。他上前一步,扶起糜竺,朗聲說道:“糜別駕請起!曹孟德遷怒于民,肆行屠戮,此乃逆天悖理之舉,人神共憤!我家主公素以仁義為本,豈能坐視不理!徐州之圍,我等必救!”
糜竺聞言,喜出望外,連連道謝。
劉備也下定了決心,對糜竺說道:“子仲放心,備雖兵力有限,但救民于水火,義不容辭!只是……”他略有沉吟,“我從平原帶來之兵,加上此戰(zhàn)損耗,可用之兵不過兩千余,加上北海新定,需留兵駐守。以此微薄之力,對抗曹操數(shù)萬精銳,恐怕……”
就在眾人為兵力不足而擔(dān)憂之時,李沐微微一笑,胸有成竹地開口了:“主公不必憂慮。兵力不足,可以設(shè)法。沐有一計,或可解此難題?!?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