坐下之后,陳安清端起茶杯抿了一口之后開口道:“說吧,今日找我什么事,我平時很忙的”
隨即便李掌柜一臉賠笑道:“大人,是這樣的,今日找大人,主要是為了這酒之事”
說完幫陳安清再續(xù)了一杯茶。
陳安清疑惑道:“噢?說吧”
李掌柜應聲道:“是,大人,這酒如同仙釀一般,這幾日內在縣城已被各方文人墨士,權貴豪紳所追捧,甚者隔壁縣城之人,都有為了品一品這酒遠道而來,如今每日三十壇酒已經(jīng)供不應求了,所以小民想問問大人是否能夠增加份額”
陳安清思索道:“增加份額這事,不成問題,不知李掌柜要加多少”
李掌柜緩緩比了一個十字
陳安清看了看李掌柜,說著:“加十壇?”
李掌柜搖了搖頭,道:“不,大人增加十倍”
陳安清笑了笑說著:“噢?李掌柜能吃得下?”
隨即,陳安清多看了幾眼李掌柜
李掌柜恭敬道:“大人,這個您放心,昨日城內有幾位豪紳找到小民,想一起做這酒的生意,昨日小民派人去找過大人,不過大人并不在縣衙,所以就擅自主張的答應了,希望大人不要見怪”
李掌柜說完,也是心里忐忑不已
陳安清不以為意的說道:“沒事,當初給你獨家授權,就代表本官不會插手這事,本官只負責給你提供酒,不管你們是如何賣這酒,但是切記,嘴巴要牢,未經(jīng)本官許可,不要輕易透露是本官提供的”
李掌柜連忙賠笑道:“是是,大人您放心,小民嘴巴最牢了?!?/p>
李掌柜隨后話語一轉,說道:“不過還有一事,昨日咱們安陽縣孫家派人來找過小民,問自己賣不賣這酒的配方,小民已經(jīng)告知,這酒并不是小民所釀,雖然已經(jīng)回絕過了,但是小民覺得孫家不會如此就善罷甘休?!?/p>
說到此,這李掌柜也是滿目愁容,很顯然,被這孫家盯上可不是一件什么好事。
聽到李掌柜這么說,陳安清也是略微一笑,很顯然,這李掌柜慌得一批。
陳安清對于孫家倒也是不怎么懼怕,隨即說道:“李掌柜,你也不必如此驚慌,你先應付一段時間,實在不行,就讓這孫家找本官便是?!?/p>
李掌柜聽聞,也是滿臉笑意說道:“那大人,這再好不過了,這孫家有權有勢有錢,小民這小本生意,實在是對付不了?!?/p>
陳安清點頭道:“沒事,你應付一下就行,這孫家肯定不會這么著急就動手,自然會先探查一番,等到時候再告訴他們是本官所釀就行?!?/p>
陳安清說完又不自覺的喝了一杯茶,這茶是真喝不慣,古代茶常添加鹽、蔥、姜、花椒等調料,甚至混合羊奶、孜然等食材。
例如煮茶法會將茶葉加鹽煮粥,煎茶法則加入香料和調料后飲用,為了改善水的口感,所以他喝起來總感覺怪怪的,這也是沒辦法的事,古代受制于制茶工藝、飲用方式及品種差異。
到時候倒是在商城看看有沒有好茶,換點來喝喝,穿越過來這么幾天,其他習俗沒學到,這喝茶倒是習慣養(yǎng)起了,到時候再順帶看看有沒有煙,不然總感覺少了點靈魂。
李掌柜也是松了口氣,緊接著說道:“大人既然這樣說,那小民這就放心了,大人要是不急的話,小民讓后廚備些酒菜,大人您用完膳再走?”
李掌柜也不由不感嘆:這神仙打架,凡人遭殃?。?!
陳安清隨即擺手道:“不了,本官稍后便回縣衙處理一下事情,下次吧。”
他剛剛把這孫家公子抓了,如今還得回去趕緊處理一下,衙門里其他人估計鎮(zhèn)不住這孫家。
...
與此同時,孫家
一位下人急急忙忙的大喊道:“老爺不好了,老爺不好了”
孫家家主,孫程瑞,從面相上看,此人約莫四十多歲左右,乃是相州郡守的一位管家,被郡守大人派來安陽縣。
因自身背靠郡守,在安陽縣可謂是只手遮天都不為過,安陽縣內各方權貴皆因此給了孫家很多面子,也不愿與其作對,估計能和這孫家碰一碰的也只有這大安商行了。
此時這孫家家主正在書房內喝著茶,背后還有奴婢捏著肩膀,聽到下人的叫喊,便對著身后的奴婢說道:“去看下誰在大呼小叫的,去帶過來?!?/p>
這奴婢應了一聲便出門,隨后便把這下人帶過來了
這下人一看到老爺,便著急忙慌道:“老爺不好了,公子被縣衙的人帶走了”
本來悠哉喝茶的孫程瑞,此時也不淡定了,放下茶杯便說道:“說吧,把事情經(jīng)過都詳細的說下”
這下人也是添油加醋的把事情經(jīng)過說了下,什么公子只是撞到幾個百姓,什么縣令仗著官身強行把公子帶走,說縣令不把孫家放在眼里,要老爺自己帶人把公子贖回巴拉巴拉的,說了一堆。
聽完孫程瑞也是眉頭一皺,沉思道:這陳安清何時有這膽魄了?敢當街抓自家的人,還是自己的兒子,自從上任以來都一直唯唯諾諾的。
還曾自視清高的說不可能會和自己這等人同流合污的人,但是這陳安清自從受傷后,好像是變了個人,突如而來的大筆錢財,又是接收流民,又是組建縣衛(wèi)隊,今日還把自己兒子抓了,他想干嘛?
想完之后又搖了搖頭,想那么多作甚,他難道還敢造反不成,再怎么蹦跶不過是跳梁小丑,隨即便對下人道:“你讓管家?guī)c人去趟衙門,把梓銘帶回來。”
下人應了一聲:“是,老爺”
隨后便匆匆離開找管家去了,
畫面一轉,陳安清已經(jīng)回到了縣衙,穿上了這官袍,他也是掃了幾眼,還別說,他穿上這衣服那是相當?shù)膸洶?,大安王朝縣令的官袍以玄色深衣為核心,配青綬、五梁進賢冠及素紋裝飾,整體風格簡樸莊重,既符合官僚等級制度,又兼顧地方治理的實用性。
其形制與配飾不僅體現(xiàn)漢代服飾的規(guī)范,也折射出“禮制下滲”的社會治理思想,但是自己習慣了現(xiàn)代的輕裝上陣,還是不太適應古代這裝束,以后還是少穿吧,折騰人,今天要不是得震一震這孫家,他都懶得穿。
隨即便走向衙門大堂,迎面而來的是一副楹聯(lián)。
上聯(lián):“得一官不榮,失一官不辱,勿說一官無用”
下聯(lián):“吃百姓之飯,穿百姓之衣,莫道百姓可欺”
大堂正中央一副寫著“明鏡高懸”的匾額正掛公案上方
旁邊站著兩排皂隸身著黑袍,手持木棍,看著挺威風,但是精神看起來不太好。
陳安清見狀心想道:看來這縣衙內部衙役也該整頓一下了。
隨即便走向公案之上,驚堂木一拍,大喊一聲。
“升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