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
作為一個專寫恐怖小說的過氣作家,我已經(jīng)有三年沒寫出過一個能讓自己滿意的故事了。
直到半個月前,我收到一個匿名快遞。
里面是一份手稿,沒有署名,只有標(biāo)題——《死亡通知》。
手稿的文筆精湛得讓我嫉妒,但內(nèi)容卻讓我毛骨悚然。
第一章詳細描寫了我的死對頭,那個搶走我所有榮譽的暢銷書作家李朔,如何在一個雨夜,因剎車失靈而墜崖身亡。
三天后,新聞播報的內(nèi)容,與手稿里的描述分毫不差。
我安慰自己是巧合,但緊接著,第二份手稿寄來。
里面描述了我的出版商,老油條王總,心臟病突發(fā)死在辦公室。
兩天后,我接到了他秘書的哭訴電話。
我徹底慌了。
這不是小說,這是殺人預(yù)告。
我抓起電話,準(zhǔn)備報警。
就在號碼即將撥出的瞬間,我的電腦“?!钡匾宦?,收到一封新郵件。
發(fā)件人依舊匿名,附件是手稿的最后一章。
我顫抖著點開,只看了一眼標(biāo)題,就如墜冰窟。
那上面,赫然寫著我的名字。
——
我叫陳默,一個名字和性格完全不符的恐怖小說家。
曾經(jīng)也算小有名氣,靠著幾本獵奇血腥的故事混出了頭。
但江郎才盡是這個行業(yè)的宿命,我已經(jīng)三年沒開新書了。
而我的死對頭李朔,當(dāng)年踩著我上位,如今已經(jīng)是懸疑界的頂流,名利雙收。
我恨他,不止一次在腦子里把他千刀萬剮。
可當(dāng)他真的以我構(gòu)思過的方式死去時,我卻沒有一絲感覺,只有深深的寒意。
第二份手稿寄到時,我正被李朔的死訊攪得心神不寧。
王總,一個唯利是圖的商人,當(dāng)初為了簽約李朔,不惜用一份霸王合同將我掃地出門。
手稿里寫他會在下午三點,因為看到公司股價暴跌的郵件,心梗猝死。
我甚至鬼使神差地給他打了個電話,想提醒他。
可電話那頭,他只當(dāng)我是想重新簽約的窮酸文人,不耐煩地把我掛了。
兩天后,他死了。
死法、時間,和手稿里一模一樣。
恐懼像一張大網(wǎng),將我牢牢罩住。
這世上怎么會有這種事?
是有人在惡作劇,還是......真的有什么東西在執(zhí)行一場審判?
審判我的仇人,用我最熟悉的方式。
我把自己關(guān)在屋子里,一遍遍地翻看那兩份手稿,試圖找出一點線索。
快遞單上沒有寄件人信息,郵戳是本市的。
除此之外,一無所獲。
手稿用的紙是市面上最普通的A4紙,字是打印的宋體,毫無特點。
我快瘋了。
我不敢睡覺,一閉上眼就是李朔墜崖的車燈和王總扭曲的臉。
就在我瀕臨崩潰,決定豁出去報警的時候,電腦收到了那封致命的郵件。
沒有正文,只有一個附件。
我盯著那個名為《死亡通知-終章》的文件,手抖得握不住鼠標(biāo)。
我知道我不該點開,那就像潘多拉的魔盒,一旦打開,放出的就是我自己的死期。
可我控制不住。
一種病態(tài)的好奇心驅(qū)使著我,我想知道,在那個“作者”的筆下,我會怎么死。
我深吸一口氣,點了下去。
文件打開,一行加粗的黑體字撞進我的瞳孔。
標(biāo)題:陳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