驗證會的成功讓我的聲名達到了巔峰,但也讓我承受著巨大的心理壓力。
每天都有各種邀請和采訪,我?guī)缀鯖]有正常學習的時間。
"陳峰,你最近狀態(tài)不太好啊。"張小雨擔心地說,"是不是太累了?"
確實,連續(xù)幾周的高強度"表演"讓我精疲力盡。
更重要的是,隨著關注度的提高,我越來越擔心被人發(fā)現(xiàn)破綻。
"我沒事,就是想靜下心來好好學習。"我揉了揉太陽穴,"畢竟高考才是最重要的。"
"對啊,距離高考只有一個月了。"王大偉也附和道,"陳峰,你可不能在關鍵時刻掉鏈子。"
一個月!
時間過得真快,轉眼間就到了高考前的最后沖刺階段。
這時候,我收到了一個意想不到的消息。
"陳峰,市教育局決定在你們班設立'學習方法實驗點'。"王洪興奮地告訴我,"會有專家團隊跟蹤觀察你們的學習過程,為全市推廣做準備。"
我心中一沉:"專家團隊?"
"對,都是市里知名的教育專家。"王洪絲毫沒有察覺我的異常,"他們會在最后一個月里全程觀察你們的學習情況。"
這可不是好消息。
專家的眼睛可比普通人銳利多了,萬一被他們發(fā)現(xiàn)什么...
"什么時候開始?"我問道。
"明天就來。"
果然,第二天早上,三位專家就出現(xiàn)在了我們教室里。
領頭的是市教科院的陳院長,五十多歲,看起來很嚴肅。
"同學們,我們來這里是想近距離觀察陳峰同學的學習方法。"陳院長介紹自己,"希望大家正常學習,不要有心理負擔。"
但有三個專家坐在教室后面,誰能沒有心理負擔?
整個班級的氛圍都變得緊張起來。
"陳峰,你平時是怎么指導同學們學習的?"陳院長在課間找到我。
"就是根據(jù)每個人的情況制定不同的學習計劃。"我盡量表現(xiàn)得自然,"比如張小雨的數(shù)學比較弱,我就重點給她補數(shù)學..."
"具體怎么補?用什么方法?"
陳院長問得很詳細,我只能一一回答。
好在這些都是我親身實踐過的,回答起來沒有太大問題。
"你的方法確實很有針對性。"陳院長點頭,"不過我有個疑問,你怎么知道高考會考哪些重點?"
來了!
這是我最擔心的問題。
"我主要是通過研究歷年真題,總結出的規(guī)律。"我努力保持鎮(zhèn)定,"高考出題雖然年年不同,但知識點的考查是有規(guī)律可循的。"
"能具體說說嗎?"
我開始詳細解釋我的"發(fā)現(xiàn)",實際上就是把未來記憶包裝成了研究成果。
"很有道理。"陳院長若有所思,"那你對今年的高考題有什么預測?"
這個問題讓我心跳加速。
如果我預測得太準,肯定會引起懷疑;但如果預測錯了,又會影響我的聲譽。
"我覺得今年的數(shù)學可能會重點考查函數(shù)和概率。"我小心翼翼地說,"語文作文可能會圍繞'青春奮斗'這個主題。"
這些都是比較保險的預測,即使不準也能找到理由解釋。
"我們拭目以待。"陳院長意味深長地笑了笑。
接下來幾天,三位專家?guī)缀醮绮讲浑x地觀察我們的學習情況。
他們會隨機抽查學生的作業(yè),詢問學習心得,甚至要求我現(xiàn)場演示教學方法。
"陳峰,你來給大家講解這道題。"陳院長指著黑板上的一道數(shù)學題。
我走到講臺前,用我總結的方法開始講解。
"這類題目的關鍵是先判斷函數(shù)的性質..."
我邊說邊板書,整個過程流暢自然。
臺下的專家頻頻點頭,顯然很滿意。
"很好,思路清晰,方法實用。"陳院長贊許道,"難怪你們班的成績提高這么快。"
但我知道,真正的考驗還在后面。
一周后,專家們提出了一個要求:模擬高考。
"我們準備了一套接近高考難度的試卷,想看看你們的實際水平。"陳院長宣布,"這次考試的成績將作為評估你們學習方法效果的重要依據(jù)。"
我心中暗叫不好。
這套試卷肯定不在我的記憶范圍內(nèi),完全要靠真實水平應對。
"陳峰,這次考試你有把握嗎?"張小雨緊張地問。
"當然有把握。"我表面鎮(zhèn)定,實際上內(nèi)心慌得一批。
模擬考試如期舉行。
坐在考場里,我拿到試卷的那一瞬間就知道麻煩了。
這套試卷的難度確實很高,有些題目我根本沒見過。
特別是數(shù)學的最后兩道大題,完全超出了我的能力范圍。
我只能硬著頭皮往下做,能做多少算多少。
考試結束后,我感覺自己發(fā)揮得很不理想。
果然,成績公布時證實了我的擔心。
"陳峰,568分。"陳院長念著成績,"比之前的水平有所下降。"
568分雖然不算太差,但相比我之前的表現(xiàn),確實有明顯退步。
更要命的是,全班的平均分也沒有達到預期。
"看來壓力確實會影響發(fā)揮。"陳院長若有所思,"不過這也說明了一個問題..."
他停頓了一下:"真實的學習能力和應試技巧還是有區(qū)別的。"
這話聽起來像是在暗示什么。
我心中一緊,難道他發(fā)現(xiàn)了什么?
"陳院長,您的意思是?"王洪小心翼翼地問。
"沒什么特別的意思。"陳院長擺擺手,"只是覺得學習方法固然重要,但基礎知識的積累也不能忽視。"
"特別是在面對完全陌生的題目時,扎實的基礎比巧妙的技巧更重要。"
這番話讓我如芒在背。
我知道,陳院長已經(jīng)開始懷疑了。
接下來幾天,專家們的觀察更加仔細。
他們不僅觀察我的教學,還會單獨詢問學生的學習感受。
"張小雨,你覺得陳峰的方法對你幫助大嗎?"
"當然大!我的成績提高了這么多,都是陳峰幫的忙。"
"具體是怎么幫的?"
"他會告訴我們哪些題目重要,哪些知識點容易考..."
我在一旁聽著,心臟怦怦直跳。
張小雨的回答雖然是實話,但聽在專家耳里,可能會產(chǎn)生別的聯(lián)想。
"陳峰同學,我想單獨和你談談。"觀察期結束后,陳院長把我叫到了辦公室。
"陳院長,您說。"我努力保持鎮(zhèn)定。
"你的學習方法確實很有效果,這點毋庸置疑。"陳院長開門見山,"但我有一些疑問。"
"您請說。"
"你總是能夠準確預測考試重點,這種能力從何而來?"
"我已經(jīng)說過了,是通過研究真題總結的規(guī)律。"
"但是..."陳院長看著我,"據(jù)我所知,即使是經(jīng)驗豐富的老教師,也很難做到如此精準的預測。"
"你一個高中生,是怎么做到的?"
這個問題直擊要害。
我知道,如果回答不好,就可能露餡。
"陳院長,可能是我比較有天賦吧。"我硬著頭皮說,"從小我就對規(guī)律性的東西比較敏感。"
"天賦?"陳院長若有所思,"那你能現(xiàn)場預測一下明天小測試的內(nèi)容嗎?"
我心中一沉。
明天的小測試我根本不知道內(nèi)容,怎么預測?
"這個..."我開始支吾,"預測需要時間研究,不能現(xiàn)場進行。"
"是嗎?"陳院長的眼神變得銳利起來,"可是據(jù)我觀察,你平時的預測都很隨意,似乎不需要太多準備時間。"
完了!
我知道自己已經(jīng)露出破綻了。
但現(xiàn)在只能硬撐下去。
"陳院長,我覺得您可能誤解了。"我盡量保持冷靜,"我的預測都是建立在大量研究基礎上的,并不是隨口說說。"
"希望如此。"陳院長站起身,"明天的高考就要開始了,希望你能取得好成績,證明你方法的有效性。"
"我一定會的。"
走出辦公室,我的后背已經(jīng)濕透了。
我知道,陳院長已經(jīng)對我產(chǎn)生了嚴重懷疑。
但現(xiàn)在已經(jīng)到了最后關頭,只要高考結束,一切都會塵埃落定。
我必須撐過這最后幾天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