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淵閣的墨香與漱玉軒的藥氣交織,成了璃公主生活的底色。
皇帝的“保重”與“輕松些”的叮囑并未真正限制她的腳步,
反而因那場精心設計的“暈厥”,讓她在皇帝心中“悲慘孤女”的形象更加立體可信。
她依舊頻繁出入文淵閣,只是翻閱的書籍更加“無害”——多為詩詞、畫譜、甚至佛經(jīng)。
崔姑姑的警惕日漸松懈,只當公主是真的在尋求心靈的慰藉。然而,在無人窺見的暗處,
璃的“名單”計劃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進。
* **名單成型:** 來自文淵閣塵封檔案的冰冷數(shù)字,
小月從底層宮人只言片語中拼湊出的模糊地名,
阿史那夜探庫房記下的零星姓氏……所有這些碎片,如同涓涓細流,最終匯入璃的腦海,
凝結成一份觸目驚心的“血淚名冊”。時間跨度長達數(shù)十年,地點遍布西北邊郡數(shù)十個村鎮(zhèn),
涉及被擄“周羊”及其混血后代人數(shù),保守估計已逾千人!
每一個名字(或姓氏、村落)背后,都代表著一個支離破碎的家庭和無盡的苦難。
璃用最細密的筆觸,將這份名冊謄抄在一卷特制的薄絹上,字跡小如蠅頭,卻力透紙背,
每一筆都浸著恨意。* **內(nèi)應激活:** 通過阿史那與小月建立的隱秘渠道,
璃的指令如同無形的絲線,穿透宮墻,射向遙遠的樓蘭。指令極其簡潔,
卻蘊含著雷霆之力:“**名單已備,時機將至。蟄伏待命,聽風點火。**” “風”,
即是未來大周對樓蘭動手的信號;“火”,便是混血奴隸們積壓百年的怒火!
的幾名核心心腹(都是當年璃埋下的、身負血仇且能力出眾的混血青年)如同被喚醒的毒蛇,
開始在奴隸營和底層士兵中,用最古老、最隱秘的方式傳遞著同一個信息:**復仇的時刻,
不遠了!準備好!** 壓抑的絕望開始被一種危險的、帶著血腥味的期待所取代。
* **信任加深:** 璃公主在皇帝面前,
將“柔弱堅韌”、“知恩圖報”、“心系同胞”的人設發(fā)揮到極致。
她不再主動提及樓蘭的惡行,
反而時常流露出對皇帝仁慈的“感激”和對大周文化的“仰慕”。
她會在皇帝偶爾來漱玉軒時,
、帶著樓蘭風味的清茶(無害且新奇);會“不經(jīng)意”地談起在文淵閣讀到的大周英烈故事,
眼中閃爍著真誠的敬佩;會為西北邊郡遭受的(非樓蘭造成的)天災流露出真切的悲憫。
這些舉動,潤物無聲,一點點瓦解著皇帝最后的戒心。趙珩看她的眼神,
已從最初的審視探究,漸漸多了幾分不易察覺的溫和與……信任。**東風至**時機,
終于被璃等來了。一份來自西北邊關的八百里加急軍報,如同投入滾油的火星,
瞬間點燃了整個朝堂的怒火!軍報稱:樓蘭蘇哈將軍麾下的一支精銳騎兵,
無視兩國剛剛達成的脆弱和平,悍然越境,
突襲了大周一個剛剛遭受旱災、防備空虛的邊境村落!村莊被焚毀,守備官兵數(shù)十人戰(zhàn)死,
更令人發(fā)指的是——**擄走青壯男子充為奴工,掠走年輕女子十余人!
**消息傳入后宮時,璃公主正在臨摹一幅大周山水。
她手中的筆“啪嗒”一聲掉落在宣紙上,濃墨迅速暈染開,毀掉了整幅畫作。
她的臉色瞬間變得慘白如紙,身體劇烈地顫抖起來,仿佛那被焚毀的村落、被擄走的女子,
就是當年她和母親的噩夢重演!“公主!” 崔姑姑驚呼。璃卻猛地推開她,
跌跌撞撞地沖到窗邊,扶著窗欞,望著西北的方向,
發(fā)出一聲撕心裂肺的、飽含無盡痛苦與悲憤的哭喊:“為什么?!
為什么他們還不肯放過我們?!母親……那些姐妹……她們做錯了什么啊——!
” 聲音凄厲絕望,穿透了整個漱玉軒,聞者無不心酸動容。她的反應,
第一時間被報到了皇帝耳中?;实圳w珩震怒!朝堂之上,主戰(zhàn)派的怒吼聲幾乎掀翻屋頂。
蘇哈的暴行,徹底撕碎了樓蘭王搖尾乞憐換來的和平假象,也點燃了大周將士雪恥的怒火!
這簡直是**對大周天威最赤裸裸的挑釁!**就在朝堂爭論是嚴正交涉還是立即發(fā)兵之時,
皇帝的心腹太監(jiān)悄然來到漱玉軒,帶來了皇帝的密諭:召璃公主,即刻至御書房偏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