建筑展覽當天,我比約定時間早到了十分鐘。展廳設在市中心的美術館,
入口處懸掛著巨大的海報"城市未來:青年建筑師作品展"。我在名單上找到了顧沉的名字,
他的參展作品叫《記憶的褶皺》,一個奇怪而詩意的名字。展廳里人頭攢動,我站在角落,
看著顧沉被一群業(yè)內人士圍著討論。他穿著深藍色西裝,談吐自信從容,
與咖啡館里那個狼狽告白的男人判若兩人。
這就是我不熟悉的顧沉——事業(yè)有成的建筑設計師,而不僅僅是記憶中那個愛詩的少年。
"蘇念!"顧沉終于發(fā)現了我,快步走過來,"你來了。""答應過的。"我微笑回應,
突然注意到他身后跟著一個熟悉的身影——陳雯。她今天沒穿白大褂,
而是一身利落的黑色套裝,看起來干練而優(yōu)雅。"陳醫(yī)生也來了?"我盡量讓語氣顯得自然。
"顧沉的作品融入了不少醫(yī)療空間設計理念,"陳雯主動解釋,"我們合作過幾個項目。
"她看了看表,"不過我待會兒還有個會,先告辭了。蘇小姐,很高興又見面了。
"她離開后,顧沉帶我來到他的展區(qū)。墻上是幾張建筑草圖和一棟建筑的微縮模型,
線條流暢而富有韻律感,像是凝固的音樂。"這是..."我湊近看說明牌。
"一家專門為神經系統(tǒng)疾病患者設計的療養(yǎng)中心。"顧沉站在我身后,聲音很近,
"你看這些曲線,是為了防止患者因行動不穩(wěn)而撞傷;窗戶的位置經過精確計算,
確保陽光能照到每個角落..."我聽著他充滿熱情的講解,
突然理解了《記憶的褶皺》這個標題的含義。這不是一棟普通的建筑,
而是顧沉對自己家族病史的回應——用設計和美來對抗疾病帶來的混亂與遺忘。"很美。
"我由衷地說,"像是把痛苦轉化成了希望。"顧沉的眼神柔和下來:"謝謝。
這正是我想表達的。"參觀結束后,他帶我去了美術館頂樓的餐廳。夕陽透過落地窗灑進來,
為整個空間鍍上金色。我們聊了很多——他的工作,我的寫作,這些年的旅行見聞。
話題輕松而安全,小心翼翼地避開那些尚未愈合的傷口。"對了,"甜點上桌時,
顧沉突然說,"父親下周出院,想請你來家里吃飯。
"我攪拌咖啡的手頓了一下:"這么快就出院?他的病情...""穩(wěn)定期。
"顧沉的表情復雜,"這種病就是這樣,時好時壞。他想趁還清醒時...多看看我們。
""我們?""你和我。"顧沉直視我的眼睛,"他說你讓他想起了我母親年輕時的樣子。
"這個邀請讓我既感動又惶恐。見家長意味著什么?我們真的準備好重新開始了嗎?
但看著顧沉期待的眼神,我發(fā)現自己無法拒絕。"好啊,"我說,
"不過你得提前告訴我你父親喜歡什么,我好準備禮物。"顧沉的眼睛亮了起來,
像是得到了某種確認。離開時,他輕輕扶了一下我的后腰,那個觸碰短暫而克制,
卻讓我心跳加速?;丶液?,我插上顧沉給的U盤。里面有幾個文件夾,按年份排列,
從2012到2022。我點開最早的一個,里面是一系列未發(fā)送的郵件草稿,
收件人全是我的舊郵箱?!赣H愛的蘇念:今天倫敦下雨了,讓我想起圖書館后門的那場雨。
我無數次后悔當時沒有好好告別,但也許正是因為沒有告別,
我才能幻想有一天能回到你身邊...」我一封封讀下去,像是走進一個平行時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