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二月,倫敦被圣誕燈飾裝點得如同童話世界。蘇黎站在學院畫廊里,
緊張地調整著自己的畢業(yè)展覽。這是訪問學者項目的結業(yè)展示,
她的課題"數(shù)據(jù)敘事:當數(shù)字遇見情感"吸引了眾多教授和業(yè)內人士的關注。
"標簽再向左一點。"她對幫忙的室友艾瑪說,"對,就是這樣。
"展臺中央是她這半年的心血——一系列將冰冷數(shù)據(jù)轉化為情感體驗的交互裝置。
其中一個作品名為《思念的形狀》,
使用了她和程墨這半年來的通訊數(shù)據(jù):通話時長、消息頻率、甚至情感分析生成的波動曲線,
全部轉化為流動的光點,隨著觀眾互動而變化。"他今天真的會來嗎?"艾瑪好奇地問,
"你說他工作很忙。"蘇黎看了看手表——不是父親留下的那塊舊表,
而是程墨上月送她的生日禮物,表盤背面刻著"無論時差,我們共享此刻"。"他保證過。
"蘇黎微笑著說,但心里也有一絲不確定。程墨在硅谷的新工作異常忙碌,
他們上次視頻時他看起來疲憊不堪,盡管堅持說會安排好時間來倫敦。
畫廊開始陸續(xù)有觀眾入場。蘇黎換上專業(yè)的微笑,向參觀者解釋她的作品理念。
威廉姆斯教授帶著幾位策展人前來,對她的工作贊不絕口。"特別是這個《思念的形狀》。
"一位女策展人說,"將私人情感數(shù)據(jù)如此詩意地呈現(xiàn)...非常打動人心。
"蘇黎正想回答,突然注意到入口處一陣騷動。她抬頭看去,
心跳瞬間加速——程墨站在那里,穿著深灰色西裝,
手里拿著一束白色郁金香和她最愛的中文詩集。六個月不見,他瘦了一些,
但眼中的溫暖絲毫未減。"抱歉遲到了。"程墨走到她面前,輕聲說,"飛機晚點。
"蘇黎接過花束,強忍住擁抱他的沖動——專業(yè)場合需要克制。但她的手指悄悄勾住他的,
感受著那份真實的溫度。"喜歡我的作品嗎?"她指向《思念的形狀》。
程墨認真地看著那個裝置:"數(shù)據(jù)很準確,但缺少一個關鍵變量。""什么變量?
"蘇黎好奇地問。程墨神秘地笑了笑:"待會兒展示給你看。"接下來的兩小時,
程墨安靜地跟在蘇黎身邊,看她與各路訪客交談,
偶爾被威廉姆斯教授拉去介紹"那位著名的硅谷數(shù)據(jù)專家"。
蘇黎注意到不少人向程墨遞名片,而他總是禮貌地收下,然后迅速回到她身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