廢棄磚窯廠的抓捕行動,最終以一場短暫而激烈的交火告終。
那個穿著防護服的“藝術(shù)家”——后來查明是一個名叫吳銘的生物材料公司前研究員,
因偏執(zhí)的“完美主義”和違規(guī)實驗被開除——在警方逼近時,
試圖引爆他藏在操作臺下的自制燃燒裝置。萬幸的是,裝置被經(jīng)驗豐富的排爆專家及時解除,
吳銘也在負隅頑抗中被擊傷制服。操作臺上躺著的,是一個陷入深度昏迷的年輕男子,
身體表面已經(jīng)被涂抹了一層厚厚的、散發(fā)著甜膩氣味的乳白色粘稠物。如果再晚一步,
他很可能就會被送入那個改裝過的高溫高壓滅菌器,進行所謂的“最終燒制定型”。
吳銘的落網(wǎng),解開了許多謎團。他通過網(wǎng)絡上的隱秘論壇,
接觸到了孫志強(孫志強在論壇上隱晦地炫耀他的“骨瓷藝術(shù)”),
并被孫志強扭曲的“美學”和所謂的“永恒技術(shù)”所吸引。兩人臭味相投,
吳銘憑借其專業(yè)知識,改進了孫志強粗糙的“瓷化”制劑,
并提供了更“先進”的“燒制”理念(即利用高溫高壓滅菌器模擬窯爐環(huán)境)。
孫志強作坊里那些復雜的制劑,源頭正是吳銘。他們之間是合作,也是競爭。
孫志強滿足于他的“收藏”和“創(chuàng)作”,而吳銘則追求更“純粹”、更“完美”的轉(zhuǎn)化。
小雨是他的一次嘗試,而那個昏迷的男子,以及……我,是他選中的更“高級”的“胚”。
給我發(fā)短信的,正是吳銘。他一直在暗中觀察我,評估我。隨著吳銘的落網(wǎng),
孫志強的心理防線也徹底崩潰。他供認了二十年前殺害周雅、林薇、吳芳的罪行。
周雅拒絕了他的追求并嘲諷了他的作品,點燃了他扭曲的恨火。林薇和吳芳,